歌一2         愿他用口与我亲嘴!因你的爱情比酒更美。

约十二3     那时,马利亚就拿着一磅至贵的真哪哒香膏,抹耶稣的脚,又用自己的头发去擦祂的脚,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。

寻求基督以得满足

雅歌是圣经中告诉我们如何能正确的因神得满足的书。除了追求基督以外别无他路,因为基督是三一神的具体化身。祂是神的实际。祂是在实际里的神,是神的具体化身,来到地上给人机会接受祂以得满足。

彼得可算是使徒中的头一位,保罗是较晚的一位。他们都是寻求神的人,但起初他们走了错误的路。至终,渔夫彼得和学识渊博的学者保罗,都找着寻求基督以得满足的路。保罗在腓立比三章告诉我们,我们必须追求基督以赢得祂(12~14),因为祂是极超越的路。在基督以外,一切都是粪土(8);惟有基督是至宝。我们在基督以外所得着或已经得着的,都是虚空。保罗说那是粪土。你喜欢粪土么?但今天许多属世的人天天都在得着粪土。粪土是他们的食物。所罗门说他们在追求虚空。虚空的虚空就是他们所吃的;那是他们的食物。保罗的愿望是要赢得基督,并且他教导我们如何像他一样赢得基督。

祂的爱是吸引人的,祂的名是迷人的,祂的人位是夺取人的

在本篇信息中,我们的点是我们必须追求基督以得满足。雅歌这样开始:“愿他用口与我亲嘴!”(一2上)这里的亲嘴,原文是复数的;寻求者渴望多次亲嘴,不只一次亲嘴。在西方世界的婚礼中,令人印象最深刻的,就是亲吻的时候。新郎揭开新娘的面纱,用自己的嘴亲吻她。他不是亲吻新娘的耳朵或鼻子,乃是亲吻她的嘴。这是极其个人的、情深的事。圣经中有一卷书是这样开始的:“愿他用口与我亲嘴!”这就是追求基督的意思。

照着新约,神命定人这样个人、情深的接受祂的路,首先是要相信祂。相信祂就是将祂这神圣的生命接受到我们里面,使我们在神圣的生命里与神有生机的联结。很可惜,少有基督徒知道相信基督的意思。他们知道他们需要接受祂作救主和救赎主,却不知道相信基督就是将祂这神圣的生命接受到我们里面,使我们能在祂神圣的生命里与神有生机的联结。这是第一步。

我们既已将基督接受到我们里面,神要我们作什么?许多基督教教师错误的教导人。他们说人相信基督以后,该作许多事。这是错误的。照着新约,在我们相信基督以后,就是将祂这神圣的生命接受到我们里面以后,我们必须爱祂(见林前二9与注1)。保罗告诉我们,主的恩是格外增多,使他在基督耶稣里有信又有爱(提前一14)。信是接受基督,爱是追求基督。“愿祂用口与我亲嘴!”这话指明寻求者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得着了一部分基督的爱,但如今她要更亲密的有所得着。她要的不只是一次亲嘴,乃是祂多次用口亲嘴。某人对另一人情深,也许亲他的面颊,但这种情爱的表达不是第一类的爱。在婚礼那天,谁想要看新郎亲吻新娘的面颊?他应当亲新娘的嘴,作他至高情爱的流露。

寻求者渴望祂用口与她亲嘴,就继续说,“因你的爱比酒更美。”(歌一2下)她不是说祂的爱和酒一样美,乃是说比酒更美。酒令人喜乐,但基督的爱以无比的方式令我们喜乐。没有什么酒能与祂无匹的爱相比。没有什么像基督的爱这样令人喜乐。

三节说,“你的膏油馨香;你的名如同倒出来的香膏;所以众童女都爱你。”基督的名表征基督的人位,祂的所是,而基督就是由出埃及三十章里的膏油所表征复合的灵。“末后的亚当成了赐生命的灵。”(林前十五45下)这指明基督的名,就是祂的人位,乃是膏油。膏油总是复合品。基督复合着神、人、祂的死、祂死的功效、祂的复活、以及祂复活的大能。至少这六样东西复合在一起成为膏油,表征基督在祂的复活里是复合的灵。若有人喊你的名,你就会回应,因为你是那名的人位。基督迷人的名,祂的人位,乃是包罗万有、复合的灵。

祂的爱是吸引人的,祂的名是迷人的,祂的人位是夺取人的。祂曾经吸引并夺取千万爱祂的人追求祂,今天祂仍在作同样的事。所以,所有爱祂的人都要快跑追随祂,以得满足。这是寻求者祷告“愿你吸引我,我们就快跑追随你”(歌一4上)的原因。

需要与基督有个人、情深的关系

亲爱的圣徒,我要使你们对一件特别的事有印象。你接受了基督作你的生命以后,必须对基督有非常个人的追求。在这件事上没有人能代表你或为你作什么。这必须是个人的。每位信徒与基督的关系,必须是个人的、情深的。

神是以个人、情深的方式,不是以运动的方式作工。有些人说,卫斯理约翰(John Wesley)在牛津的时候有个运动。他们也说本世纪初在威尔斯(Wales)也有伟大的运动,伟大的复兴。这种去作一个运动的观念是错误的。我们在主的恢复里不要有运动。人可以受感动加入运动,却与主没有任何个人的接触。最近,我们强调神成为人,为要使人在生命和性情上成为神,只是无分于神格。虽然许多人响应这真理,但我不是很喜乐,因为这种响应是个运动。要实行这样高的真理,我们需要对基督有个人的、情深的经历。

我们既是从神生的,就成为祂的儿女(约一12~13)。约翰三章六节说,“从那灵生的,就是灵。”神既是灵,我们又从祂而生,那我们是什么?从牛生的,就是牛。从中国人生的,就是中国人。从神这灵生的,也就是灵。这是合逻辑的。我们由神这灵重生成为灵。我们这些从神生的人,是神的儿女,在生命和性情上与神一样,只是无分于神格。所以,我们与神的关系必须是个人的、情深的。

我们要祂个人、情深的与我们同在

在这些日子里,我深觉我与我的神之间有温暖、亲密、亲近的情爱。寻求者说,“愿你吸引我。”她不是说,“愿你吸引我们。”吸引我是个人的。我们要从主来的吸引,这是祂个人、情深的作为。我们要祂个人、情深的与我们同在。所有的宗教,包括基督教,所给人对神的描绘,都不准确。他们仅仅描绘神是伟大、全能、主宰一切、威严、甚至不能靠近的;没有人能,甚至没有人敢接触神。说神是威严的并没有错,但那只是神圣所是的一个属性。无论神多么伟大、主宰一切、全能并威严,当祂要建立祂与人的关系时,乃是采取个人、情深的方式。祂采取成为人的方式。主耶稣若威严的临到彼得,彼得会觉得惊怕。但祂没有作为威严、不可接触的神临到彼得。反之,祂是作为彼得的同胞而临到他。彼得是加利利人,耶稣也是加利利人。这是个人的、情深的。

神来建立祂与人的关系的方式是个人、情深的

主耶稣在人中间生活三十三年半。这是神来建立祂与人的关系的方式。这是新约里所记载,从成为肉体到复活之日,那个人、情深的方式。在主复活的早晨,祂的空墓为三个姊妹所发现(可十六1)。她们进了坟墓,天使给她们从主来的信息说,“你们要去告诉祂的门徒和彼得……。”(7)这样题彼得的名是个人的、情深的。彼得与主耶稣亲密的关系是特别的,所以连天使也强调这事。彼得开始与主接触的时候,他的回应不是太个人的,但逐渐彼得与主的来往就成为个人的、情深的。

使徒约翰能躺在主的怀里(约十三23)。那是何等的个人,何等的情深!神,就是我们所寻求的主,摆设筵席,并邀请我们与祂一同坐席(启三20)。我们必须与祂有这样个人、情深的接触。我们若寄信给某人,那会以某种方式影响他。但我们若是亲自去探访他,与他有情深的接触,那会有很大的不同。

诗歌三百三十三首(一、六节同副歌)说:

  一 你的灵岂非已见祂过?你的心曾否被祂所夺?

    你当认祂为人中第一人,欢喜选那上好的福分。

(副)你是千万人中之第一人!哦,求你开我眼,并夺我心,

   摔碎众偶像,并欢然加冠你为千万人中之第一人!

  六 惟有彼得所见的泪眼,司提反所仰望的荣脸,

    陪着马利亚同哭的慈心,会使我脱离地的吸引。

惟有彼得所见的泪眼,惟有司提反所仰望的荣脸,也惟有陪着马利亚同哭的慈心,能使我们脱离这世界的偶像、吸引。圣经告诉我们,耶稣与马利亚同哭。(约十一35)你听过神哭么?许多人说耶稣来彰显神,但他们主要是指祂所行的神迹,不是指祂所流的眼泪。

我们所追求的神是个人的、情深的

亲爱的圣徒,我在本篇信息中的负担是要分享,你必须开始以个人、情深的方式寻求主。我要强调这两个辞:个人的、情深的。我们所追求的神是个人的、情深的。

我与主交通大约有七十年了,但有一次主以极其个人、情深的方式摸着我。一九四三年,日本侵略并占领中国。有一天,入侵的日军宪兵逮捕我,并将我监禁三十天。我每天受到两次非常严格、严厉的审问。那时中国人知道入侵的日军多么残忍。他们杀中国人就像杀鸡一样。我不信有多少中国人被日军逮捕,三十天后会得着释放。我所有的亲戚、朋友、和召会中的弟兄姊妹,都为我的性命非常担心。

在我被监禁的第一天,日本宪兵把我囚在士兵的卧室里;那天晚上主给我一个梦,向我指明日本军队不会伤害我。次日他们开始审问我。他们恐吓我,若我不说实话,就要浇冷水在我身上。他们试验多次以后,无法找出我有什么错。我被监禁十五天以后,晚上独自在小小的囚室。我站起来,我能见证主在我面前拥抱我。我流着泪说,“主,你知道我为什么在这里。”这种对主的经历是非常个人的。在我的一生中,从来没有一次像那次一样,主对我是这样个人的。我对祂是这样个人、情深的,祂对我也是一样。

我们都需要这种每天与主个人、情深的接触。这成了我的习惯。每天早晨我起床后,就到我的书桌前,我所说的第一句话是:“主耶稣,我爱你。”我不仅仅是可怜的人向施怜悯的神祷告,我乃是接触一位救主,祂对我是个人、情深的,正如我对祂是个人、情深的一样。我们都需要留意寻求者所说的:“愿他用口与我亲嘴!”随即她的语调更改:“你的爱比酒更美。”这是个人、亲密的祷告。“愿你吸引我,我们就快跑追随你。”这是个人、情深的。我们需要这种对祂个人、情深的寻求,并且我们需要建立与祂这样个人、情深的关系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七年第三册,雅歌结晶读经,第一篇)

爱主并把一切倾倒在祂身上

约翰十二章三节说,“那时,马利亚就拿着一磅至贵的真哪哒香膏,抹耶稣的脚,又用自己的头发去擦祂的脚,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。”这节圣经并不是说马利亚作什么事服事主耶稣。她只是单纯的爱祂,并且将她所有的倾倒在祂身上。四至五节说,“祂门徒中的一个,就是那将要出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说,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百银币分给穷人?”主耶稣珍赏马利亚的爱,就说,“由她罢,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。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,只是你们不常有我。”(7~8)基督教这个宗教强调赒济穷人,但在这里,主耶稣与宗教相反,祂在意门徒对祂的爱,过于门徒对穷人的赒济。

约翰福音陈明一位奇妙的人物,并描述我们与祂接触的方式。我们不该珍赏祂的教训,祂的神迹,祂为我们所作的事,或在祂之外珍赏圣经;我们必须因着耶稣自己而珍赏祂。借着爱祂,我们就能如此。在二十一章耶稣问:“约翰的儿子西门,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?”(15)主在祂的恢复里,要带我们脱离世界、罪与宗教,回归祂自己。如此,这恢复就是预尝要来的新耶路撒冷。在新耶路撒冷里,没有道理教训、恩赐和神迹,只有作生命水河及生命树的耶稣,在永世里给我们享受。(启二二1~2)林前十三章告诉我们,申言与知识终必归于无用,方言终必停止,惟有爱永不败落。(8)我们要从一切短暂的事物,转向主耶稣自己。

与主耶稣有个人、情深、爱意的接触

学生学习数学,不必与学校有亲密的关系。然而,与人相处却非如此。我们要与主耶稣这位人物相处,与祂有正确的接触,就需要对祂有情深的爱。约翰十二章马利亚的事例,给我们看见要如何与主耶稣接触。我们不要以宗教的方式跪拜祂,乃要把我们所是、所有的一切都倾倒在祂身上,并且告诉祂:“主耶稣,我爱你。”这使主喜悦。

在伯大尼那屋子里,被一个寻求的女子所爱的那位,乃是耶稣这奇妙的人物;祂就是那太初就有的话,并且也就是神自己。(一1)耶稣既然是神,似乎马利亚应该虔敬的跪在祂跟前。然而,马利亚并没有这么作。她只将香膏倾倒在祂身上,并用自己的头发擦祂的脚。用这样的方式来爱主,不是献给祂宗教的敬拜,像犹太人在圣殿祭坛前敬拜神那样。我们能献给我们的主最好的敬拜乃是告诉祂,“主耶稣,我爱你。”当马利亚用香膏抹耶稣的脚,并用自己的头发擦祂的脚时,祭司们正在圣殿里献祭烧香敬拜神。然而,这时神在那里?神并不在耶路撒冷的圣殿里,而是在伯大尼那小屋子里,享受寻求祂的信徒的爱。

宗教人士不会赞同在伯大尼屋子里所发生的事。他们可能会说,“要敬拜神,就必须到耶路撒冷的圣殿,透过祭司在坛上献祭。为什么要去伯大尼那间小屋子?”然而,那些虔诚的祭司想要敬拜的那位神,正是耶稣,而耶稣是在伯大尼。今天有人坚持要在教堂或礼拜堂里敬拜神;他们并不明白,为什么要与一小群借着唱诗赞美来享受耶稣的人一同聚集。我们并非在提倡我们唱诗赞美的方式,但我们的确强调必须与主耶稣有个人、亲密、情深、温柔、爱意的接触。古时寻求耶稣的人是亲身与主相遇,他们并不在乎宗教教训或仪式,而是与祂有情深的接触。虽然耶稣是无限的神,但当爱祂的寻求者与祂接触时,祂不仅是神,也是人;他们爱祂,和祂谈话,甚至靠着祂的胸膛。(十三25)我们今天需要的不仅是从祂学习,珍赏祂的伟大,敬拜祂是神,更需要与祂有个人、直接、情深的接触,用富有人性且亲密的方式与祂交谈。我们都需要在接触主的方式上有彻底的翻转。

与主有活的关系

约翰福音对我们而言不该只是一段历史记载,乃该对我们是活的。我们若一再的读这卷书,就会看见它陈明一位奇妙的人物。太初,就是在永远里,祂是神;有一天祂成了一个微小的拿撒勒人,名叫耶稣,没有佳形,也无美貌。(赛五三2)即使我们不完全认识祂,却是爱祂,并不是因为祂的所作所赐,乃是因着祂的所是。我们不必以宗教的方式跪在祂跟前,乃该充满爱意、情深的与祂谈话。我们可以说,“哦,主耶稣,我爱你。主阿,你是全然可爱,你既真实、亲近、又便利。我住在你里面,你也住在我里面。阿利路亚!我与你是一,我们永不分离。”我们需要这样接触主,以亲密的方式与祂谈话。

我们都必须与主有活的关系。我们不要被道理教训、事工、神迹、恩赐、异能、或宗教仪式等霸占。我们只要与这位活的、可爱的、神圣又属人的人物来往;祂是神又是人,是成为肉体又复活,把神带到人里面,也把人带到神里面的那一位。我们所爱、所接触、所认识、并跟随的,乃是一位又活又真又实际的人物。我们享受这样一位;祂是我们的生命,我们与祂是一。

借着呼求祂的名与祂有个人、亲密的接触

我们喜爱借着呼喊“哦,主耶稣!哦,耶稣!”来接触主。有人可能会说,这样呼喊主只是无谓的重复。然而,我们经常反覆作许多事。举例而言,呼吸是我们所作最重复的事。每天二十四小时,我们不断重复呼吸。一旦我们不呼吸,就会丧命。在今天的基督教里,有许多人是死沉的,因为他们没有借着呼求主而呼吸祂。(哀三55~56)我们越借着呼求主名来呼吸祂,我们就变得越活。我们都必须爱主耶稣,并且终日借着呼求祂的名与祂有个人、亲密的接触。我们必须放弃自己老旧的宗教知识与教训,好使耶稣这活的人位能成为我们的享受与经历。约翰福音的中心并非宗教形式或道理,乃是耶稣这位奇妙的人物。没有言语能将祂描述得尽致。我们只需要告诉祂:“主耶稣,我们爱你。我们只想留在与你亲密的接触里。”(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一年第四册,与主耶稣有个人、亲密、情深、温柔、爱意的接触)

与主个人情深的榜样

亚伯拉罕

亚伯拉罕离开迦勒底的吾珥,出哈兰到迦南,支搭帐棚,筑坛事奉神,每一步都是因荣耀的神向他显现,每一举动都是受神显现和启示的支配;罗得却不然,他没有神的显现,没有神的启示,只受亚伯拉罕影响而行动,他不过是跟随人。二者截然不同! 今天,所有爱神、愿意事奉神的人,都应当跟随亚伯拉罕的榜样,接触神,遇着神,得着神的启示,好能有讨神喜悦并成全神旨意的事奉。(启示的事奉,简介)

摩西

在前一篇信息里,我们看见摩西不仅是神的朋友,更是神的同伴、神的伙伴。摩西和神在一项事业上是伙伴。身为神的同伴,摩西懂得神的心意,并且能够亲密地与神交谈。

摩西照着神的心意为百姓作挽回祭。(三二33~三三3)表面看来,主在三十三节所说的,是不理摩西的话。神外面似乎不听摩西的话,里面却已经尊重了他的话。神很欢喜有这么一位同伴。神也许对自己说:“我很高兴有摩西作同伴,他与我亲密,并且晓得我的心意,晓得我要作什么。摩西晓得我要赦免这百姓,并且继续使用他们。然而,我不会为他们发起这次谈话,但我的同伴摩西是个懂得我心意的人,他已经发起了这次谈话。”

在三十三节神对摩西说:“谁得罪我,我就从我的册上涂抹谁的名。”这话是一种外面的表示,为要维持神的尊荣。但主继续在三十四节所说的,表明祂已经赦免了百姓:“现在你去领这百姓,往我所告诉你的地方去,我的使者必在你前面引路;只是到我追讨的日子,我必追讨他们的罪。”作中保的摩西晓得,神在这里的话是表明祂已经赦免了百姓。摩西曾说:“倘或你肯赦免他们的罪…”他的意思是对主说:“主,我不再说什么了,你说话罢,现在你吩咐我去领这百姓,往你所告诉我的地方去,这一点我毫无问题。”

我们必须懂得神的心意,也必须是一个照着神心意的人。然后我们就会和摩西一样有神的同在。摩西完全有神的同在,但对以色列人来说,神的同在却非常有限,因为他们远离了神的心意。然而,摩西是非常接近神的心意,他是一个照着神心意的人。这就是他完全有神同在的原因。我们都必须晓得,惟有像摩西这样的人,才能作神的同伴。惟有这样的人,才能与神有共同的兴趣,并且被神用来执行祂在地上的事业。(出埃及记生命读经,第一百七十七篇)

大卫和亚萨

希西家和城里的众首领,在耶和华的殿里敬拜神。(20~30)这指明神的殿原给偶像窃据,其中已没有对神的敬拜。希西家领头和城里的众首领,在耶和华的殿里敬拜神。此外,他们将燔祭和赎罪祭献给神,用大卫制作的乐器,并用大卫和亚萨的诗辞颂赞神。燔祭是为着让神得着满足,赎罪祭则是为着叫他们的罪得赦免。(历代志生命读经,第十篇)

我们如何立根基?根基乃是借着赞美和欢呼而立的。‘匠人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时候,百姓首领所派的祭司穿着礼服吹号,亚萨的子孙利未人敲钹,照以色列王大卫所指定的,都站着赞美耶和华。他们彼此唱和,赞美称谢耶和华说,祂本为善,祂向以色列人永施慈爱。他们赞美耶和华的时候,众民大声呼喊,因耶和华殿的根基立定了。然而有许多祭司、利未人、宗族的首领,就是见过先前的殿的老年人,现在亲眼看见立这殿的根基,便大声哭号;也有许多人大声欢呼,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欢呼的声音和哭号的声音;因为众人大声呼喊,声音远处都可听到。’(拉三10~13)(神殿与神城的恢复,第三章)

主耶稣

主耶稣是神人,祂过着人的生活;然而,这人是凭神而活且与神同活。我们甚至可以说,祂活神;祂在祂的人性里彰显神。我们在路加福音里看见一个人在地上生活,满了人性的美德,但祂彰显神圣的性情同神圣的属性。在这一位身上,神在人里面得着彰显,因为祂所过的生活是神性与人性的调和。祂的生活是神与人的融合。(使徒行传生命读经,第一篇)

彼得

寻求者说,“愿你吸引我。”她不是说,“愿你吸引我们。”吸引我是个人的。我们要从主来的吸引,这是祂个人、情深的作为。我们要祂个人、情深的与我们同在。所有的宗教,包括基督教,所给人对神的描绘,都不准确。他们仅仅描绘神是伟大、全能、主宰一切、威严、甚至不能靠近的;没有人能,甚至没有人敢接触神。说神是威严的并没有错,但那只是神圣所是的一个属性。无论神多么伟大、主宰一切、全能并威严,当祂要建立祂与人的关系时,乃是采取个人、情深的方式。祂采取成为人的方式。主耶稣若威严的临到彼得,彼得会觉得惊怕。但祂没有作为威严、不可接触的神临到彼得。反之,祂是作为彼得的同胞而临到他。彼得是加利利人,耶稣也是加利利人。这是个人的、情深的。(雅歌结晶读经,第一篇)

保罗

保罗是一个在基督里的人,他经历基督,并且在一切处境中应用祂。保罗能够知足,因为他应用了这位他活在其中并留在其中的基督。这位基督是真的、活的、近的、便利的、并得胜的。这位基督成了保罗的秘诀。(新约总论,第三百五十一篇)